又“土”又“上头”,短剧怎么就火了?

你刷到过短剧吗?你付费看过短剧吗?你是不是一边吐槽剧情老土,又一边“上头”停不下来?

不过,你大可不必因此而感到“品位LOW”,在这个新“风口”上,被吹到的远不止你我这样的受众,无数从业者更是被这股“大风”高高吹起。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横店已经可以改名叫‘竖店’了,因为拍短剧、小程序剧的比拍电视剧、电影的还多,而这些都是竖着拿手机看的,所以叫‘竖店’。”短剧的火爆可见一斑。

图片[1]-又“土”又“上头”,短剧怎么就火了?-免费短剧

如今,短剧这把火不仅在国内越烧越旺,还烧到了国外。据媒体报道,中文在线旗下公司打造的海外短剧平台ReelShort,在欧美应用商店的排名一路狂飙,一度登上美国 iOS下载总榜榜首,成为了一匹“黑马”。

短剧是怎么火起来的?吸引受众的究竟是什么?看完这篇文章,或许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1

短剧,也叫微短剧、小剧场、迷你剧等,一般是指网络影视剧中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剧集作品,多为1到2分钟,特点是单集时长短,集数多,主要以手机小屏方式传播。短剧播放平台大多为内容承制方自己搭建的小程序以及各类短剧APP,抑或是短视频平台。

关于短剧的起源,有两种声音。一种说法是短剧起源于情景短视频。这种短视频情景简单,多是素材的拼凑、快节奏剪辑的小故事或者小段子。后来,这类短视频更加聚焦内容故事,开始改编网络文学或传统文学,经由专业团队拍摄制作,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微短剧。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短剧起源于小说的引流广告。一些小说APP为导流用户观看,衍生出一系列真人演绎的小说片段信息流广告,后来简短的剧情片段变成了完整的剧情短片,也就是微短剧。

图片[2]-又“土”又“上头”,短剧怎么就火了?-免费短剧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时代,短剧自诞生之初就有着天然的传播优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短剧逐渐从一种新型视频娱乐方式演变成为主流文化消费的重要一环。2018年,爱奇艺、芒果TV、优酷等长视频平台开始布局短剧市场,先后推出迷你剧场,随后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也开始进军短剧赛道。2023年,短剧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不少作品火到出圈。

图片[3]-又“土”又“上头”,短剧怎么就火了?-免费短剧
图片[4]-又“土”又“上头”,短剧怎么就火了?-免费短剧

(网络素材)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预计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10.74亿,占网民使用率的98.3%,其中经常观看微短剧的达39.9%。

2

短短几年时间,短剧是如何摇身一变、从不被人留意到占据影视行业半壁江山的?

从内容上看,短剧提供了情绪价值,满足了受众的“多巴胺需求”。与传统影视作品相比,短剧故事节奏快、矛盾冲突强,主打一个“爽”字。在几分钟的剧情中融入各种爽文套路,反转多,节奏快,给人一种不拖沓又直接的“爽”感。同时,穿越、逆袭、重生等设定,满足了诸多受众的幻想,让人越看越上瘾、越看越上头,也就忍不住频频“剁手”下单。

图片[5]-又“土”又“上头”,短剧怎么就火了?-免费短剧

从形式上看,短剧节奏快、体量小,满足了受众碎片化娱乐需求。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碎片化时间不断增多,阅读观看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长剧或许没时间看,但短剧两三分钟一集,人们在任何碎片化的时间都可以刷一刷,平时吃个饭、坐个地铁、上个厕所的工夫就能看上几集。如此一来,短剧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代人的“下饭神剧”。

从市场上看,短剧成本低、回报高、周期短,符合投资者需求。短剧从剧本完成到拍摄制作,再到剪辑完成,整个过程可能仅仅需要一个月时间,其中拍摄阶段甚至在一周内就能完成。不仅制作周期短,短剧的制作成本也远低于传统影视剧,但拉动的营收却达到千万元级别。春节期间爆火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上线当日就吸金2000万元,而被业内人士视作“天花板”的《无双》则创造了8天充值过亿元的战绩。短剧圈频频出现的“暴富神话”,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赛道。

3

短剧的爆火,为影视行业提供了海量的就业岗位,创造了巨量的产业财富,不过,野蛮生长的环境也让短剧行业出现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大量短剧存在剧情低俗老套、同质化现象严重、内容缺乏深度、演员演技水平低等问题,不禁让人担忧,如此短剧会将影视行业带入歧途。同时,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对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低俗化的短剧作品显然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甚至会给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无论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还是从文化传承的使命来看,短剧都不能再野蛮生长下去了。

创作精品才是“王道”。短剧终归属于内容行业,一切都要凭作品说话。随着市场的不断深化,那些“土味”“没营养”的短剧已显疲态,越来越多的精品剧成为受众新的选择,兼具“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作品成为流量新宠。譬如,短剧《我的归途有风》,讲述乐山的非遗美食文化和地域文化,播放量达1.9亿;《逃出大英博物馆》讲述了一件流落国外的“国宝”迫切希望回国的故事,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爆火出圈,播放量超过3亿……有厚度、有深度、有高度的精品化道路,才是短剧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赛道大有可为。相比于套路化的爽文模式,“短剧+科普”“短剧+文旅”等创意作品更容易出圈。深圳市卫健委发布的短剧《霸总剧里当医生,我只是他们play的一环》,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科普医学常识,让人耳目一新,迅速登上热搜,有网友留言“好上头,看得想充会员”。福建省广播电视局、芒果TV共同打造的短剧《我等海风拥抱你》,巧妙地融入福建泉州的美景与民俗文化,播放量超过1.4亿,成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相信,随着“短剧+科普”“短剧+文旅”等高质量作品的不断涌现,短剧将不再局限于娱乐领域,而会走向更多元化的未来。

AI+短剧前景广阔。人工智能发展到可以文生视频,让短剧制作出现了新的可能。在短剧创作中,AI技术可以快速生成剧本、画面、视频,甚至配音,大大降低了创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拓展了创作的想象空间。目前,已有不少制作公司和平台,开始探索“AI+微短剧”的融合路径。1月3日,抖音和创壹科技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虚拟制片短剧《柒两人生》发布,吸引了超过500万人的关注。3月22日,央视频推出的短剧《中国神话》,美术、分镜、视频、配音、配乐全部由AI完成,实现了短剧AI全流程制作。在AI技术的助推下,短剧的创作与制作或将迎来新的迭代升级。

短剧的风最终会吹向何方?大浪淘沙优者胜,是最好的解答。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最新通知,从今年6月1日起,未经审核且备案的短剧不得上网传播。狂飙突进的野蛮生长即将结束,短剧的2.0时代已然到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